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概括为:榨油机运转时,预处理好的料胚从料斗进入榨膛,榨膛由榨条和榨圈组成。料胚由榨螺的螺旋逐渐推进受到二次压榨,压榨力的来源是:料胚由1-2节榨螺向前推进到3节榨螺,由于3节榨螺根径逐渐增大(即牙形高度逐渐减小)螺纹逐渐加宽,从而榨螺与榨圈间的容积逐渐减小,进而将料胚推进到4节榨螺与5节榨螺处,榨膛容积增大,料胚被松散后继续向前推进。通过调节调饼头与出饼圈之间的间隙,控制出饼厚度,由于榨膛的特殊结构,料胚在榨膛产生复杂的相对运动和很大的摩擦力,致使油料的纤维的胶体遭受破坏,在巨大的压力下,油就从榨条缝隙和榨圈的出油槽中挤出来。然而理论归理论,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下面源通机械就列举了榨油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,分析其原因和提供解决方法供参考:
1、熟坯过分干燥时发生的现象
(1)油机的榨笼内发出格!格!响声,并使整台榨油机振动。
(2)出饼端瓦形饼不能成块而碎散,饼呈黑褐色而有焦斑。
(3)榨油机的电动机负荷高于正常(30A以上)。
(4)出油位置移向出饼方向,出饼口冒青烟,出油减少,油色深褐。
这些现象若持续时间较长,会造成榨油机重大损失事故,所以遇有以上情况时,关小下料门,减少向榨笼送料,放大出饼端间隙,以减小榨笼内压力,在进料口处加入生坯,使榨油机负荷逐步下降后,再加以调节使之恢复正常工作。
2、熟坯温度太低、含水量较大时发生的现象
(1)有时会不进料或进料少,料与轴一起转动。
(2)饼块发松、发软,水汽很浓,饼带油,饼块由出饼口出来时跟着主轴一起转动。
(3)榨油机的电动机负荷降低(12A以下)。
(4)出油减少,油色发白起沫,出油位置移向进料方向。
出现上述现象时,可在进料口处加入干的渣饼,这样可使榨油机逐步恢复正常工作。
(1)榨油机榨油过程中,出现一般卡死现象时,可采用反搬三角带方法排除。如果反搬三角带轮也无济于事,那就扭下机架底角螺栓、松动下榨笼,拆下上榨笼,再送动压紧螺栓,依次松动圆排。并能清出饼结块,一直到能拉出榨轴为止,这一过程须趁榨膛没有降温的情况下完成。
(2)突然停车,螺旋轴卡死现象。
①压榨初期,榨膛未磨热即大量投料引起,可用热的油料籽(也可用加热水的干饼)缓缓进料,反复磨机,使温度升高。
②压榨过程中,榨膛断料,然后又大量投料,造成排料不畅,榨膛被油料堵塞引起。因此,加料时应连续均匀,饼不能太薄。一旦发生故障,应立即关闭电源,将进料调节板插死,停止进料,并将排料板打开,倒开螺旋轴,使之退出。然后清除膛内油料,重新压榨。
③油料未清选,有石子、金属等硬异物进入榨膛引起。
(3)新榨油机或者是新换榨轴时,往往有不走料现象,有时不出饼或者是少量出饼,此时只要投入少量的残饼渣,慢慢投料,并调整出饼厚度即可。
(4)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
①原料不湿或太干,受潮发霉,籽料不饱,杂质过多引起。须重新清选油料,并高速好油料水分。
②排油缝被油渣堵塞或榨条装配得太紧引起。应根据含油量高低,调整榨条的松紧度。
③开榨初期,榨膛温度低,出饼太薄或太厚、零件磨损等都会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。
④压榨过程中,有时会出现油析不出来的现象,有时不出饼或者是少量出饼,此时只要投入少量的残饼渣,情况就会好转。
⑤挺了一班后再榨油,机膛内油排不出来。此时可能是圆排的油槽被枯饼堵死,应拆开上榨笼,取出圆排,在热水中浸泡十余分钟,用钢丝刷将油槽洗净。
(5)当压榨含油量高或是粘度较大的油料时,应拆出排骨圈,重新装配条排。增大其间隙来解决排油问题。
(6)易损件,如榨轴、出饼圈、导饼环、圆排等,当作业一个时期后,磨损过于严
重就不能再用了,应及时更换。
(7)跑渣过多榨油过程中,榨条间少量跑渣是正常现象。若跑渣过多,可能有如下原因:
①个别榨条弯曲或间隙过大。此时,可卸下榨条,用纱布或油石将甲型榨条三凸方打磨,调直榨条重装,必要时垫些薄铁皮,使间隙保持在0.05-0.08毫米范围内。
②油料塑性不好,出饼困难,使机膛压力增加。此时,应将油料适量拌水,并进行磨机,提高机温以提高油料塑性。③如果出饼太薄。应按说明书要求适当加大出饼厚度。
(8)出饼不顺原因之一是饼的厚薄不适宜,应调整出饼厚度;之二是由于有干饼或石子、.铁块等硬异物进入机膛,应立即停机,抽出榨螺,检查并清除饼圈和机膛内的干饼、杂物。·并根据出饼圈磨损情况,修理或更换新配件。
(9)回油可能是因油缝堵塞或油缝太小表面不光引起。前者应拆除榨条进行清洗,后者应调整榨条间隙,用油石磨光油缝。
(10)不进料
①油料的水分过多,应进行日晒或炒干。
②榨螺表面不光,应用砂布打磨榨螺轴或用干渣磨光。
③榨条磨损,榨条多边形被破坏,可翻转使用或损榨条。
(11)烧膛原因为油料水分偏低,榨螺转速偏高,机温过高等引起,应提高油料水分含量,改换皮带轮,降低转速,控制机体温度。
本文出自:http://www.zyji.org 转载请保留链接。
豫公网安备 41910102000520号